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,有人踏上远行的旅途,也有人选择在附近的运动场所挥洒汗水,体会运动的乐趣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升级,体育消费热度持续攀升。记者在假期期间实地走访了部分运动场馆和体育用品商店,感受到了体育热潮的真实温度。

贵州省全民健身综合馆的羽毛球馆,即使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早晨9点,场地几近爆满。
“通过打羽毛球来享受假期是一种很棒的体验。我每次会打两到三小时,如今朋友们也都投入到这种健康快乐的氛围中。”贵阳市民肖灿说道。
市民钟庆华也分享了自己的运动体验:“为了方便约球,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群,每周打三次,一次费用是240元,人均二十几块钱,很划算了。有空大家都热衷于来这里痛快打一场球,回去再洗个澡,既健康又舒畅。”
据综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除了羽毛球馆,还配备乒乓球馆、网球馆及健身房,尤其在周末和平日的晚上最为热闹。
“一般情况下,场地几乎都被预订满了,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场地更需要提前一天预约。大家非常乐意在这里锻炼,既出汗又能提升身体素质。”教练员李远敬说道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也逐渐从观赏型、实物型向参与型、体验型转变。这一变化带动了多样化的供应形式,包括马术、击剑等小众运动的悄然兴起。在贵阳的一家击剑俱乐部,假期期间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纷纷前来。
贵阳市击剑协会会长、贵阳菲力击剑俱乐部负责人邹俊伟表示,该俱乐部的击剑课程每节时长约为90至120分钟,单节收费200元,以6到17岁的青少年为主流人群。而在这个假期,他们还特意邀请了来自韩国的教练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指导。
“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,家长们更愿意尝试这些相对小众化的运动项目。击剑不同于大规模的群体运动,具备独特的魅力。”邹俊伟说道。
青少年体育培训业不仅为家庭消费注入了活力,也进一步拓展了体育消费的细分领域,释放出更多增长潜力。
贵阳市民李莉的孩子已经在这家俱乐部练习击剑6年,如今即将参加贵阳市的击剑比赛。“从事体育运动的孩子开朗许多,身心健康受益良多,只要孩子健康,花多少钱都觉得值得。”李莉说。
数据显示,2024年贵州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317亿元,同比增长8.1%。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表现在体育用品销售的热度上。假日期间,一家主营体育用品的商店迎来了客流高峰。
正在为自己挑选篮球的市民薛小鹏透露,他每年大概会在运动装备以及场馆费用上花费约3000元。
“我们的主要消费者是30到45岁的中坚消费群体。今年羽毛球和徒步相关商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%和10%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,而体育活动的社交属性越来越强,也让更多人愿意为运动投入。”迪卡侬贵阳砂之船龙洞堡店运营经理罗朝义表示。
除羽毛球和徒步运动,近几年随着马拉松等活动的兴起,也直接促进了跑鞋等周边产品的热销。贵阳砂之船李宁旗舰店的店长罗燕透露,今年国庆的前三天,店内跑鞋销量同比增长了133%。
“如今大家都很关注健康,跑步入门门槛低,只需一个空旷的区域和一双跑鞋,就能随时随地开始运动,因此跑鞋的销量节节攀升。”罗燕说道。

今年9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。作为改善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育消费将在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